时间: 2025-04-25 17: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3:51
“百尺无枝”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百尺高的地方没有树枝”,比喻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或者在高处但无依无靠,暗示缺乏支撑和帮助。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背景和典故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有关。在古代,树木常常被视为依靠和庇护,而“百尺无枝”则表达了高处的孤独和无助感。这种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时常出现,反映了文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百尺无枝”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百尺无枝”在传统文化中常常与孤独、无助的情感相联系,反映了文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体主义的兴起,许多人在追求成功时可能会感到孤独,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提醒人们关注团队合作与情感支持的重要性。
该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引发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思考。在表达时,可以传达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孤独状态的反思。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孤独感,尤其是在异地求学时,身处陌生环境,感觉像是“百尺无枝”。这让我更加珍视朋友之间的支持与联系,及时寻求帮助。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将“百尺无枝”融入到以下的句子中: “高空凝视,百尺无枝,孤影随风,谁与共鸣?” 这句诗描绘了在高处的孤独与渴望共鸣的心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t a loss”,意味着失去方向和支持。虽然具体的意象不同,但两者都表达了孤独和无助的感受。
通过对“百尺无枝”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孤独的成语,更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表达情感和状态,同时也能引发对生活的更深层次思考。
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文选·左思<吴都赋>》:“其树则有木兰梫桂,杞櫹椅桐,檿柏杻橿,梗柟豫章,梴柍桺枒,穹青桋桢,擢修干,竦长条,扇飞云,拂轻霄,羲和假道於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巢居栖翔,聿兼邓林,双鸳共抵,三秀骈植,从密石渠,衿带瑶池,周环碧沼,增城九重,百尺无枝,亭亭独秀。”
《汉书·扬雄传上》:“建光耀之长旓兮,昭华覆之威威,翦蕤宾之阳柯,命灵威之砻砻。歊岑崟以造天兮,耸棘与琁题,百尺无枝,亭亭独上。”
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千里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