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3:12
“百堵皆作”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所有的堵塞都发生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复杂性或困难,暗示着在面对某个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麻烦。它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束手无策的状态。
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是十分明确,可能是从古代的典籍或民间故事中演变而来的。它的构成“百堵”象征着许多的障碍,而“皆作”则表示这些障碍都已出现。这样的表述在古代文学中时有出现,用于描绘纷繁复杂的局面。
“百堵皆作”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蕴含丰富的哲理和智慧。“百堵皆作”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挫折感。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这种感觉愈发普遍,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与困难,常常感到无力和困惑。它提醒我们,面对复杂的情况时,保持冷静和耐心是重要的。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推进缓慢的情况,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不畅,技术问题层出不穷,确实是“百堵皆作”。在那种情况下,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最终通过合理分工和协调解决了问题。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道: “当他走进那个古老的图书馆时,心中充满了期待,然而,翻阅一本书后,他发现自己如同置身于‘百堵皆作’的迷宫,书中那些晦涩的字句和复杂的理论让他愈加迷惑,仿佛所有的智慧都在与他作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oadblocks”或“hurdles”,这些词汇同样用来描述在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不同文化对待困难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挑战的共鸣。
通过对“百堵皆作”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表达困难和复杂性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让我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自己的感受。这种能力在我的日常交流和专业场合中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年》:“百堵皆作,而民不困。”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百堵皆作,而民不疲。”
《汉书·王莽传下》:“百堵皆作,而民不扰。”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百堵皆作,而民不怨。”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百堵皆作,而民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