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6:26
成语“滴水不漏”字面意思是水滴不会从容器中漏出,形容事情处理得非常细致周到,毫无疏漏。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工作非常细致、周到,力求完美,没有任何遗漏。
“滴水不漏”这一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它的构成和寓意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细致和周密的重视。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用于描述高超的技艺或严谨的工作态度。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完美和周到的追求。
“滴水不漏”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滴水不漏”不仅仅是对工作态度的要求,更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在商业和科技领域,追求细致和完美的工作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成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愈发突出。
“滴水不漏”让我联想到一种责任感和专业性。它不仅是对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对他人信任的回应。面对复杂的生活与工作,能够做到滴水不漏,意味着可以有效地应对挑战,给人一种安全感。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参与一个项目的策划工作。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和团队成员们反复讨论每一个细节,确保方案滴水不漏,最终活动得到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在一个关于团队合作的短诗中,可以写道:
滴水不漏共建梦,
细节之中见真诚。
手携手,心连心,
携风破浪向前行。
在英语中,有一个与“滴水不漏”相似的表达是“not a single detail overlooked”,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在西方文化中,尽管强调细节的重要性,但表达方式和重视程度可能与**文化有所不同。
“滴水不漏”这一成语让我深刻理解到,细致周到的态度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多么重要。它不仅仅是对事情的要求,更是一种对自我和他人的负责。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在语言表达中也更加注重细节的把握,力求做到言之有物。
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宋史·艺文志》:“《易》之言,滴水不漏,故能成其深。”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为人,滴水不漏,故能成其学。”
《汉书·艺文志》:“《春秋》之义,滴水不漏,故能成其大。”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君子之言,如滴水不漏,小人反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士会聘于周,周公与之言,士会辞,周公曰:‘子之辞也,滴水不漏。’”
这也是王春宇几年江湖上精细,把这宗事,竟安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