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3:44
“涓滴不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涓涓细流滴水不遗落”,引申为做事或处理事情时非常细致入微,毫不遗漏。它表达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事物的全面掌控。
“涓滴不遗”的来源并不明确,但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时有出现,强调对细节的重视。这样的描述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处理事务时的严谨态度和周全考虑,常见于古代的诗词或散文中。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细致和周全被视为美德,尤其是在教育、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现代社会中,这种重视细节的态度同样适用,尤其在职业领域,强调精确和高质量的工作成果。
“涓滴不遗”让我联想到一种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当我听到或想到这个成语时,会联想到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让我感到敬佩和激励。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尝试将“涓滴不遗”的态度融入到任务中。例如,在准备一个重要报告时,我会提前规划每一个环节,确保信息的准确与完整,这样的认真态度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质量,也让我获得了同事的认可。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写道: “细雨轻洒窗前影,涓滴不遗映晨曦。 字字句句皆真切,心意绵延如水溪。”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ve no stone unturned”,意为在寻找解决方案时毫不遗漏任何可能性。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二者都强调了对细节的重视和全面性。
通过对“涓滴不遗”的深入学,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重视细节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鼓励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中继续保持这种严谨和细致的态度。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宋史·食货志上》:“涓滴不遗,以济其急。”
《后汉书·杨震传》:“涓滴不遗,以惠其下。”
《汉书·食货志下》:“涓滴不遗,以赡其民。”
《史记·平准书》:“涓滴不遗,以济其乏。”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涓滴不遗,以养其民。”
如水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