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4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1:43
成语“泛滥成灾”字面意思是指水流泛滥,造成灾害。引申义为某种事物数量过多,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或危害。通常用于形容不受控制的情况,尤其是负面现象,如不良风气、**、现象等的泛滥。
“泛滥成灾”源于古代对洪水泛滥的描述。在古文中,水泛滥成灾的情景经常被提及,尤其在《诗经》《尚书》等古籍中都有相关内容。该成语强调了水灾的破坏力,同时将其引申至其他领域,象征性地表达了某种现象的失控和严重后果。
“泛滥成灾”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来描述社会现象、道德滑坡、文学作品的泛滥等。例如,在对社会风气的批评中,可以说“如今网络谣言泛滥成灾,亟需治理。”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不良行为的盛行,如“校园欺凌行为泛滥成灾,老师们需要加强管理。”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泛滥成灾”在**社会的特定背景下,反映了对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的关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现象(如假新闻、网络暴力等)迅速传播,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泛滥成灾”让我联想到自然灾害的无情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它传递出一种警示的情感,提醒我们要警惕某些现象的蔓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它也反映出对社会责任的呼唤,让人感受到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曾看到一些社交媒体上的不实信息,迅速传播开来,造成了许多人的误解。这让我想到了“泛滥成灾”,意识到网络信息的治理是多么重要。于是,我开始主动参与传播正确的信息,并提醒身边的人辨别真伪。
在某个文学创作中,我尝试将“泛滥成灾”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在这个小镇上,曾经的祥和被一种无形的恐惧笼罩,谣言如洪水般泛滥成灾,淹没了人们的理智与信任。每个人都像是在狂风暴雨中摇摆不定,寻找着那一丝难得的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looded with”或“run rampant”,用来形容某种现象的泛滥。这些表达也常在负面语境中使用,强调数量多到失控的状态。
通过对“泛滥成灾”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它在表达社会现象失控时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增强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在日常交流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成语,能够更有效地传达我的观点和情感。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宋史·河渠志》:“河水泛滥,民多流离。”
《后汉书·王景传》:“河水泛滥,民多饥馑。”
《汉书·沟洫志》:“河水泛滥,民不聊生。”
《史记·河渠书》:“河水泛滥,民多流亡。”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河水泛滥,民无所居。”
表报之多,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