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9:59
“明法审令”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明确法律,审查命令”。基本含义是指在治理国家或处理事务时,应该明确法律规定,并对各项命令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合法性和合理性。
“明法审令”并不是一个古老的成语,而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它源于对法治的重视,尤其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和命令的明确性与公正性显得尤为重要。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场合使用,比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法治国家,法律的明确性和对命令的审查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对法律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明法审令”反映了人们对法治的期望。在一些国家,法治的缺失可能导致社会混乱,强调“明法审令”则是对这种现象的警示。
“明法审令”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谨、理性和权威的联想。它传达出一种对法律的尊重和对公正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秩序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讨论法律和治理问题时尤为突出。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个社区治理的项目。在讨论如何维护社区秩序时,大家一致认为“明法审令”是确保每个居民权利的重要前提。我们通过明确的规则和制度,使得社区内的纠纷能够得到合理解决。
在一首关于法治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明法在心中,审令如云霭。
法治引航程,正义不迷失。
这首诗表达了对法治的信仰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rule of law”,强调法律至上的原则。在西方国家,法治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在不同的文化中,法律的作用与地位可能有所不同,但对公正与秩序的追求是一致的。
通过对“明法审令”的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治理和管理的基础,也是维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公正的保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种成语的含义和背景,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进行法律相关的讨论和表达。
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六年》:“明法审令,以威四夷。”
《后汉书·光武帝纪》:“明法审令,以肃群下。”
《汉书·刑法志》:“明法审令,以正天下。”
《史记·商君列传》:“明法令而先行之,审令而必行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明法审令,以治其国。”
故任贤使能,不时日而利;~,不卜筮而吉;养劳贵功,不祷祠而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