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59:53
“明查暗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明面上调查和暗中访问”。其基本含义指的是在调查工作中通过公开和隐秘的方式双管齐下,以全面了解情况和真实情况。这一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某种情况的深入调查,特别是在反腐败、监督管理等方面。
成语“明查暗访”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反映了在古代官场和治理中,“明”和“暗”两种调查方式的结合。例如,古代的监察官会在公开场合进行问询,同时也可能通过暗访的方式了解民情和官员的真实表现。这一成语的形成与传统的官僚体系和社会治理密切相关。
“明查暗访”常用于政府、企业、媒体等领域的调查工作中。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对某事物进行全面的调查。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政府治理和企业管理中,明查暗访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体现了对透明度和 accountability(问责制)的追求。在反腐败和社会监督的背景下,这一成语的使用频率显著上升,成为舆论监督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明查暗访”给人的情感反应是严谨和负责的,它传达了对真相的不懈追求和对不正之风的抵制。与这一成语相关的联想包括正义、责任感和社会公正,在表达中能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个校园调查,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我们小组采取了明查暗访的方式,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也在课间与同学们进行非正式交流。最终,我们的调查结果得到了校方的重视,并促成了一些管理上的改进。
在一次写作中,我尝试将“明查暗访”融入到一个故事的情节中:
在一个小镇上,镇长决定对镇子的治安问题进行明查暗访。他暗中走访了几家酒吧,听取了顾客的意见,同时也在镇会上公开询问居民的看法。通过这两种方式,他揭露了潜藏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赢得了镇民的信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vert and overt investigation”,表示公开和隐秘的调查方式。然而,成语“明查暗访”在中文语境中更强调了两者的结合和协调性,承载着更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
通过对“明查暗访”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调查手段,更是反映社会治理和监督的重要理念。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让我的表达更加准确,思维更加深入,这在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
《清史稿·林则徐传》:“则徐明查暗访,得其要领。”
《明史·海瑞传》:“瑞明查暗访,得其弊端。”
《宋史·岳飞传》:“飞明查暗访,得其虚实。”
《后汉书·杨震传》:“震乃明查暗访,得其奸状。”
《史记·平准书》:“上使御史大夫张汤明查暗访,得其情。”
你到下面去~,查清是谁在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