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6:02
“画龙点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画龙时给龙点上眼睛”。它基本含义是指在作品或事情的关键地方加上点睛之笔,使整体更加生动、鲜明,突出重点,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通常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或关键环节中作出的精彩补充或点拨,使得整体更加完美。
“画龙点睛”源自**古代的一则故事。传说东汉时期,画家张僧繇在寺庙里画了四条龙,但未给它们点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何不点眼睛,他回答说:一旦点上,龙就会飞走。后来,他终于点上了眼睛,果然四条龙都腾空而起,飞向了天空。这一典故说明了点睛之笔的重要性和力量,成为后人引用的成语。
“画龙点睛”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画龙点睛”在**文化中常用来强调艺术创作和表达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它仍然适用于各种领域,如教育、商业、艺术等。随着信息传播的多样化,这一成语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关键点的重要性。
“画龙点睛”让我联想到创作过程中的那种灵感闪现的瞬间,它代表着一种创造的力量和艺术的美感。这个成语也提醒我在表达时要掌握重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在工作中,我曾参与一个项目的策划。起初,我的提案显得有些平淡,后来我在关键部分加入了一个生动的案例,瞬间引起了团队的共鸣,正如“画龙点睛”所描述的那样,使整个提案焕发出活力。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画龙点睛”:
春风化雨柔如丝,
花开万朵色如织。
诗中点睛随手写,
一笔生辉画龙姿。
在英语中,可以用“the finishing touch”或“to add the final flouris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也强调在某个创作或工作中加入关键的细节,使之更为完美。不同文化中都存在类似的表达,反映了对创作和表达艺术性的共同重视。
通过对“画龙点睛”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语言的运用,更是对思维的启发,提醒我们在创作和表达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增添生动,使内容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南朝梁代著名书画家张僧繇特别擅长画龙,梁武帝在金陵建安乐寺,让张僧繇在墙上画龙,他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都没有点眼睛。众人不解,怂恿他点上龙眼,他刚刚点了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闪电四起,两条龙腾空而去
这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