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4:51
“坐失机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坐着失去机会和合适的时机”。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因为不积极行动而错失良机,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和行动的必要性。
“坐失机宜”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为:“不为也,坐失之”。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中,抓住时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战争和政治斗争中,机宜的把握决定了胜负和成败。
“坐失机宜”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机遇被视为成功的重要因素。成语“坐失机宜”不仅反映了历史上对机会的重视,也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抓住机遇往往决定了个人或企业的未来。
“坐失机宜”常常带给人一种遗憾和焦虑的情感。这种情绪提醒我们,时机稍纵即逝,错失机会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后果。这种警示作用在生活中时常激励我们积极行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有时因为拖延而错过了重要的机会,例如在申请某个项目时未及时提交材料,最终导致未能获得资助。每当回想起这些经历,我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再坐失机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坐失机宜”:
春花秋月任流逝,
坐失机宜难再觅。
珍惜当下莫迟疑,
人生路上心自知。
这首小诗强调了珍惜眼前机会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miss the boat”,它同样传达了错过机会的意思。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机会的重视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坐失机宜”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抓住机会的重要性。这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成语,更是生活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提醒我在学和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觉,积极应对变化,以免错失良机。
兵家之事,宜于乘锐直进。若不审敌势,坐失机宜,使兵心至于溃败。虽欲振起,不易得也。
《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坐失机宜,未能及时平定太平天国。”
《明史·张居正传》:“张居正坐失机宜,国事日非。”
《宋史·岳飞传》:“岳飞坐失机宜,致金人得以乘隙。”
《资治通鉴·汉纪》:“韩信坐失机宜,终为所困。”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坐失机宜,遂使汉王得志。”
我看他们实在是~,让敌人多准备了一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