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11:50
“桑田碧海”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桑树的田地变成了碧蓝的海洋”。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的巨变,尤其指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该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其中提到“桑田”“碧海”这两个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变化。桑田原本是指农田,后来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而变为海洋,反映了天地变化、世事无常的哲理。
“桑田碧海”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桑田碧海”在**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哲理,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
该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过往的追忆。它激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让我意识到珍惜眼前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用“桑田碧海”来形容我家乡的变化。小时候的田野、池塘,现在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每每回忆起这些,我总是感到一阵惆怅。
在春天的晨曦中,田野如梦,桑田碧海,岁月轻轻掠过,带走了那段青涩的时光。静静地,我在心中默念:无论如何,愿每一个瞬间都在心中留下痕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he only constant is change”,强调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事物。尽管语言不同,但对变化的感慨和哲学思考却有着相似的内涵。
通过对“桑田碧海”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变化是生命的常态,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至关重要。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能体会到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宋·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唐·杜甫《秋兴八首》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须臾改,歌舞流光不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