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9:29
成语“弛高骛远”由四个字组成:“弛”意为放松、放开;“高”指高远的目标;“骛”意为追逐、追求;“远”则是远大的理想或目标。整体意思是指放松对高远目标的追求,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理想抱有不切实际的追求而忽视现实的人。
“弛高骛远”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李膺传》中,书中提到:“人之所为,弛高骛远,不知其所止。”这一成语强调了在追求目标时应有的节制与理智,反映了古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该成语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在劝诫他人时。例如,在教育中,老师可能会对学生说:“追求理想是好的,但不能弛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在商业环境中,企业也可能使用此成语来提醒员工关注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追求远大的目标。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弛高骛远”在**文化中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强调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应考虑实际情况。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变化时,提醒人们保持理智和务实。
“弛高骛远”让我联想到追梦人常常面临的困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它提醒我在追求梦想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过于理想化的思考,这种思考常常会导致失望。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经因为过于追求高远的目标而忽视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来我意识到,要实现长远目标,必须从小处着手,逐步积累经验和成就,这让我更加理解“弛高骛远”的重要性。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在一个遥远的国度,年轻的勇士梦想成为最伟大的英雄,然而他总是弛高骛远,幻想着拯救整个王国,却在小村庄中连日常的修行都不愿意去做。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只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实现自己的大梦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ching for the stars”,但这个短语更多的是鼓励追求梦想,而非提醒人们要务实。因此,中文成语“弛高骛远”更强调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保持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通过对“弛高骛远”的学*,我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在生活中至关重要。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追求目标时更加理智和务实,帮助我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但其构思落笔之初,未免弛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