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37:45
成语“[五尺之僮]”字面意思为“身高五尺的仆人”。其中,“五尺”是古代对人的身高的一个单位,约为1.*米,而“僮”意指仆人或佣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年轻、身材矮小,或是年轻的仆人,暗指年轻无知或能力不足。
“[五尺之僮]”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其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寓意。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年轻人的稚嫩和无经验。其历史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年轻人的看法,常常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和能力。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年轻人常常被视为需要培养和指导的对象。“五尺之僮”寓意着年轻人的无知和稚气,反映出社会对年轻人期望和责任的观念。现代社会中,虽然年轻人的能力被更多认可,但这一成语仍能提醒人们尊重经验和学过程。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年轻时的无知和稚嫩,仿佛回到了那些懵懂的岁月。它同时也让我注意到,年轻人需要时间和机会去成长,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个人的工作经历中,曾经我也是一个“五尺之僮”,在职场中面临许多挑战。通过不断的学*和实践,我逐渐克服了稚嫩的局限,成长为能够独立处理问题的人。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春风拂面娇如花,
五尺之僮梦初发。
无知无畏逐浪行,
时光流转自成长。
这样的用法展示了年轻的朝气与成长的过程。
在英语中,可以用“young and inexperienced”来对应“五尺之僮”。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英语文化中也有诸多形容年轻无知的表达,如“wet behind the ears”。这些表达都反映了年轻人面对的成长挑战。
通过对“五尺之僮”的学*,我更加明白了年轻与成长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对语言的掌握,也是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对年轻人的关怀与期待。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明史·食货志二》:“五尺之僮,皆知其不可。”
《宋史·食货志上》:“五尺之僮,皆能言其利病。”
《晋书·王导传》:“五尺之僮,莫不引领而望。”
《后汉书·杨震传》:“五尺之僮,皆知其非。”
《汉书·食货志下》:“五尺之僮,日给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