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0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11:01
“驽蹇之乘”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驽马和蹇驴的驾乘”。其中,“驽”指的是速度慢、能力差的马,而“蹇”指的是腿脚不便的驴。引申义为指能力低下、效率不高的事物或团队,常用于形容事情的进展缓慢、效率低下。
该成语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为“君子之行,驽蹇之乘。”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行动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方式,而不应该追求奢华或过高目标。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适应自身条件的重要性。
“驽蹇之乘”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适应自身条件、量入为出,常常可以看到“驽蹇之乘”的影子。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很多人会感受到能力与任务之间的差距,因此这一成语在社会讨论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驽蹇之乘”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有时候需要接受现实的限制,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它提醒我,不要因为追求完美而忽视了自身的能力。
在我大学的项目中,组员们都希望快速完成任务,但由于经验不足,进度缓慢。我们最终意识到,采取“驽蹇之乘”的策略,分阶段推进,反而使项目顺利完成。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年轻的骑士,他的马驽而瘦弱,但他始终相信“驽蹇之乘”的智慧。他不追求华丽的战马,而是用心训练,最终在村中的比赛中赢得了胜利,证明了努力与适合的选择才是成功的关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强调稳健和持续的努力最终会带来成功。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两者都传达了适应自身条件的重要性。
通过对“驽蹇之乘”的学,我理解到在面对挑战时,现实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是多么重要。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保持谦逊和务实,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目标。
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途。
朓闻潢汙之水,思朝宗而每竭,~,希沃若而中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