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2:41
成语“盗贼公行”的字面意思是“盗贼公开进行活动”,基本含义指的是盗贼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作案,形容社会治安极度混乱,法治缺失,甚至是犯罪行为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默许或支持。
“盗贼公行”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文学来源,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社会的治安状况、法律意识的淡*有关。在历史上,不少地方由于政治腐败或社会动荡,导致盗贼肆虐,民众对治安的恐慌也促使了这一成语的流传。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社会治安问题,特别是在新闻报道、政治演讲或社会评论中。例如,在讨论某个地区治安恶化时,可以引用“盗贼公行”来形容其严重程度。在文学作品中,也可用以描绘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盗贼公行”反映了人们对法治与社会秩序的渴望。尤其在现代社会,随着对法治的重视,这个成语可以被视为对社会不公和犯罪行为的警醒,强调了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盗贼公行”带来一种不安的情感联想,令人联想到社会的混乱与无奈。这种情感反应也常常引发对社会安全、法治建设的深刻思考。
在生活中,我曾经看到新闻报道某地因治安问题而引发民众抗议,许多人用“盗贼公行”来形容当时的局面。这种表达不仅形象生动,也让人感受到社会动荡带来的恐惧。
在一次创作中,我写了一首诗,试图捕捉“盗贼公行”的意象:
夜色沉沉暗无光,
街头游荡影彷徨。
盗贼公行无人管,
何时安宁梦再长?
在英语中,可以用“lawlessness”或“anarch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词同样描绘了一个缺乏法律和秩序的社会,但可能没有“盗贼公行”那种直观的形象感。
通过对“盗贼公行”的学*,我深刻理解了社会治安与法治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反思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
潼关将军才且武,五千士卒健于虎;朝廷养汝为阿谁,~如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