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5:12
成语“久病成医”字面意思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疾病,患者逐渐熟悉医生的知识和治疗方法,最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我诊断和治疗。其基本含义是指因长时间的经历或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尤其是在某个领域变得非常熟悉、甚至可以与专业人士相媲美。
“久病成医”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历史上,许多疾病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时代,患者在长期的疾病中不得不学*如何照顾自己,因而对病情的了解逐渐加深。这种经历促使人们在特定领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形成了这个成语。
“久病成医”可以在多个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经历和实践被视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中,许多专业技能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因此,“久病成医”不仅适用于医学领域,也适用于各行各业,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成长与学*的过程。它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即即使在逆境中,通过坚持和努力,个人也能获得知识和能力。这种转变让人感到振奋和鼓舞。
在我个人的学*过程中,曾经在某门课程中遇到困难,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最终我对这门学科的理解逐渐加深,甚至能够帮助同学解答疑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久病成医”的真谛。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漫漫长路多磨难,
久病成医悟真谛。
风雨兼程无惧怕,
心中信念自成诗。
这首诗意在表达在经历艰辛后,最终获得智慧与力量的过程。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同样传达了通过经验获得知识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都强调实践和经验的价值,反映出人类共同的智慧。
通过对“久病成医”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经验在学和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在思维上促使我更加重视实践与反思,帮助我在各个领域中不断进步。
言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清史稿·艺术传一·徐大椿》:“大椿曰:‘医者,意也。久病成医,久战成将。’”
《宋史·艺文志》:“久病成医,久战成将,此之谓也。”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佗曰:‘医者,意也。久病成医,久战成将。’”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久病成医,久战成将。”
他~,对该病的病理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