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0:57
“枵腹从公”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空腹跟随公事”。其基本含义是指为了公事或公义,甘愿忍受饥饿,体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该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赵清传》,描述了赵清为公事出行,尽管没有足够的食物,但仍然坚持完成任务的情景。这个故事突显了为公义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
“枵腹从公”在不同场合可以用于强调个人为了集体或公共利益而做出的牺牲。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那些为理想而奋斗、不惜付出一切的人。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激励他人关注社会责任和公共事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价值观是忠诚、奉献和无私。成语“枵腹从公”与这些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反映了古人对为公事付出个人利益的高度推崇。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仍然适用,尤其在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
“枵腹从公”常常让我产生一种敬佩的情感,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理想、奋斗不息的人。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关注他人,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我大学期间,曾参与一个公益活动,组织筹款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虽然我们在外奔波,常常顾不上吃饭,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体现了“枵腹从公”的精神。
在静谧的夜晚,月光洒在大地,独自一人,我感慨万千: “空腹行路无所惧, 只为苍生心似铁。 枵腹从公情常在, 无怨无悔共前行。”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例如英语中的“selfless dedication”,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体现了对奉献和公义的重视,但具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枵腹从公”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不要忘记社会责任。在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让我更加重视团体利益和公共事务,激励我在生活中去践行这种无私的态度。
《清史稿·食货志二》:“州县官吏,枵腹从公,非所以恤其苦也。”
《明史·食货志五》:“州县之吏,枵腹从公,非所以恤其贫也。”
《清史稿·食货志一》:“州县官吏,枵腹从公,非所以恤其劳也。”
《明史·食货志六》:“吏胥枵腹从公,非所以恤其困也。”
《宋史·食货志上》:“州县之吏,枵腹从公,非所以养其廉也。”
则彼共和政府自大统领、国会议员,下之未入流之小吏,除~外更无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