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1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51:14
成语“溘先朝露”由“溘”与“朝露”组成。字面意思是“像早晨的露水那样突然消逝”,比喻生命、时光或事物的短暂与脆弱。它警示人们珍惜眼前,感叹生命的无常。
“溘先朝露”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诗中,作者描写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并感叹人生如朝露般短暂。尽管此成语并不直接出现在诗句中,但其意蕴与朝露的瞬息万变相呼应,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此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珍惜当下。在演讲中,适合用来激励听众关注眼前事物,不要被生活的琐事所困扰。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生命的短暂是一个重要主题,许多古诗词都在探讨这一问题。“溘先朝露”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时间和生命的珍视。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依然适用,尤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需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溘先朝露”给我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唤起对生命流逝的反思。它让我想起亲友的离去和时光的无情,从而更加珍惜与身边人的相处时光。
在我生活中,曾经历过朋友因追逐事业而忽视家庭,最终与亲人渐行渐远的故事。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会用“溘先朝露”来提醒自己,不要让生活中的琐事把我与家人隔开,珍惜眼前的幸福。
在一首诗中,我这样写道:
朝露一瞬,溘然消散,
岁月如歌,何须惆怅。
把握今朝,莫问前程,
此生浮华,皆是片段。
这展现了“溘先朝露”所蕴含的生命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ime flies”或“Life is fleeting”,都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时间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溘先朝露”的学*,我更加理解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这一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活在当下,珍惜与他人的每一刻。它在我的语言表达中也增加了深度,使我在描述生命与时间的主题时更具诗意和哲思。
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
清·钱谦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钱公神道碑》:“公之子梦熊,恐溘先朝露,弗获表著其事,乃属其同年生钱谦益为之辞。”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使公溘先朝露,则即此集已足千古,更无余事矣。”
明·唐顺之《书〈秦风·蒹葭〉三章后》:“假令白首老生,获与髦士稚子联席而歌,溘先朝露,则虽有千秋之文,犹无怆于其心矣。”
《宋史·文苑传六·贺铸》:“方期戢翼蓬莱阁,可可溘先朝露。”
《文选·潘岳〈寡妇赋〉》:“怛惊悟兮无闻,超惝恍兮恸怀。恸怀兮奈何,言兮溘先朝露。”
质常恐~,不得展其旅力,为公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