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29:47
成语“寿享期颐”字面意思是“享受长寿,直到百岁”,其中“寿”指长寿,“享”指享受,“期颐”指到达一百岁的年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活到很大的年纪,能够享受长久的生命。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祝愿他人长寿、健康。
“寿享期颐”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君子之道,寿享期颐”,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与尊重。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与**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尊重和敬重的观念密切相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寿享期颐”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寿享期颐”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根基,长寿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科技进步和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仍然没有改变,相关的祝福语在各种节庆和家庭聚会中频繁出现。
“寿享期颐”常让我联想到亲情、家庭的温暖,以及对长辈的敬重。这种情感的联想使我在表达祝福时更加真诚,增强了与他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在我家族的聚会中,每当家里的长辈过生日,大家总会围绕着“寿享期颐”这个成语进行祝福,不仅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同时也传递了家庭的温暖和和谐。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尝试用“寿享期颐”写了一首小诗:
春秋几度逢君笑,
寿享期颐共此生。
山河依旧人未老,
愿君安康乐无穷。
这首诗表达了对长辈的祝福与敬爱。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寿享期颐”的祝福表达可能是“May you live long and prosp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长寿的美好祝愿。不同文化中,长寿的象征意义和对老年人的尊重也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寿享期颐”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了我的表达方式,让我在祝福他人时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它也让我更加珍惜与长辈的相处时光,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百年曰期颐。”《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舍足于不损之地,居身于独立之处,延年历百,寿越期颐。
《宋史·岳飞传》:“寿享期颐,忠烈传世。”
《后汉书·班超传》:“寿享期颐,功名不朽。”
《汉书·王莽传》:“寿享期颐,国祚绵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寿享期颐,福禄永终。”
《左传·昭公二十年》:“寿享期颐,子孙蕃衍。”
近日天象告变,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庶几名同旦詧,~,子子孙孙,常作屏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