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9: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2:05
“涂脂傅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脸上涂抹脂膏和粉末”。基本含义指的是为了掩饰或美化外表而进行的化妆,通常暗示一种表面的修饰而非内在的真实。
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特别是在汉代及以后,化妆成为女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化妆不仅用于美化自己,也常常与社会地位、文化俗密切相关。成语本身强调了外表的装饰性,可能暗含对表面功夫的批评。
“涂脂傅粉”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丽往往被视为重要的社会资本。涂脂傅粉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更是社会期望和文化俗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对美的标准有所变化,但这种关注外表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
“涂脂傅粉”让我联想到一种对表象的反思。虽然化妆可以提升自信,但如果过于依赖外在的美丽而忽略内在的提升,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这种表面与内在的对比常常让我思考人际关系的真实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与“涂脂傅粉”相关的情境。一次聚会上,朋友们都精心打扮,而我选择了简单的着装。虽然我没有刻意去美化自己,但我感到更自在。经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内心,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在的装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涂脂傅粉”:
月下点滴涂脂粉,
花间轻舞女儿身。
若问真情何处在,
只在心头不在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ting on a facade”或“painting a pretty picture”,同样指表面修饰,掩盖真实。不同文化中,虽然对外表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对表面与内在矛盾的反思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涂脂傅粉”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外表与内在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对美的追求,也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促使我在交流时更加关注内容的实质,而非仅仅是表面的修饰。
一日称有疾,键户昼卧,某公穴窗纸窥之,则涂脂傅粉,钗钏衫裙一一整饬,然后陈设酒果,若有所祀者。
《醒世恒言》卷三:“那妇人涂脂傅粉,打扮得妖娆。”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涂脂傅粉,打扮得妖娆。”
《儒林外史》第三回:“那妇人涂脂傅粉,打扮得十分妖娆。”
《金瓶梅》第二十回:“那妇人涂脂傅粉,打扮得妖娆。”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忙道:‘你不用涂脂傅粉,我自然认得你。’”
潘侯爷便坐在沉二宝旁边,看着他~,掠月挑云,看得甚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