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1:11
“白骨再肉”字面意思是指白骨重新长出肉来。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比喻死而复生、复活,或者形容经过艰辛努力后恢复生机和活力。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古代的某些典籍有关,尤其是道教和文化中关于轮回和再生的概念。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学出处,但其所承载的“生死轮回”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骨再肉”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生与死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议题。成语“白骨再肉”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反映了对再生和希望的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视,这个成语的使用也逐渐增多,表达了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战胜困难的信念。
“白骨再肉”常常让我联想到生命的坚韧和希望的力量。它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情感,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不放弃,努力寻求转机。这种联想将积极的思维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中,影响了我的思维和表达。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感到极度疲惫和挫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努力,我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向,仿佛经历了“白骨再肉”的过程,重新焕发了活力和斗志。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白骨再肉, 岁月的风霜,磨砺了每一个梦想。 无论多么艰难,依旧不屈的心, 在希望的阳光下,重拾那片光芒。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从灰烬中重生”(rise from the ashes)的说法,强调在经历重大挫折后重新崛起的过程。这种表达同样体现了生死轮回和希望的主题。
通过对“白骨再肉”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个成语鼓励我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努力追求新的可能性。
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五回:“乃复辱令爱小姐疏救,霁天子之威,使~,此天地父母所不能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