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5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7:11
“白华之怨”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白色的花朵所带来的怨恨”。其基本含义是形容因为美好事物的短暂或无常而产生的惋惜和怨恨。通常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
“白华之怨”出自《诗经·小雅》,其中有“白华”一词,表示白色的花朵。“怨”则通常与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感慨相联系。成语的使用体现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其消逝的无奈和哀怨。
“白华之怨”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花朵常常象征着美好与短暂,特别是白色花朵,常被用来表现纯洁与美好。因此,“白华之怨”不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依然适用于对美好瞬间的怀念,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的瞬息万变使得这种情感尤为突出。
“白华之怨”让我联想到对青春的怀念,对逝去时光的感伤。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经历过美好时光的人都会对其消逝产生怨念或惋惜。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与老朋友聚会,大家回忆起大学时光的欢声笑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各自生活忙碌,聚会变得愈发稀少。这时我不由得感慨,这正是“白华之怨”的真实写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白华飘落似梦远,
岁月无情恨未还。
唯愿珍惜今朝景,
莫让怨情入心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 “ephemeral beauty”,强调事物的短暂和美丽带来的惋惜。在其他文化中,也有关于花朵和短暂美好的诗歌或格言,表达人生的无常。
“白华之怨”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成语,它不仅仅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学习这个成语,我感受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情感的多样性,它在我的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文选·陆机·文赋》:“白华之怨,不可述也。”
《汉书·艺文志》:“白华之怨,不可传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白华之怨,不可言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白华之怨,不可闻也。”
《诗经·小雅·白华》:“白华之怨,不可道也。”
贱者咸得秩进,各得厥职,以广继嗣之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