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6: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2:15
“娇皮嫩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娇嫩的皮肤和柔软的肉体。它通常用来形容年轻女子的肌肤光滑细腻,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美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体质娇弱,缺乏坚韧和抗压能力。
成语“娇皮嫩肉”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字面意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对年轻女性身体特征的赞美。在古代文学中,常常有描写美人肌肤细腻、娇嫩的情景,这种描写反映了社会文化中的审美标准。
“娇皮嫩肉”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女性的柔美和娇嫩常常被视为美的象征。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女性形象的理解逐渐多元化。尽管“娇皮嫩肉”仍然反映了传统审美,但现代社会也开始强调内在素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娇皮嫩肉”让我联想到青春的美好与脆弱,尤其是在面对生活压力时,年轻人常常感受到的无力感。这个成语既让人感到温暖又带有一丝忧伤,反映了人们对美与力量的双重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看到一个朋友由于工作压力变得憔悴,原本娇皮嫩肉的她失去了光彩。我鼓励她注重身体和心理健康,努力保持自己的美丽。
在一首小诗中,尝试融入“娇皮嫩肉”:
春风拂面柳如烟,
娇皮嫩肉映朝晖。
岁月轻柔如水流,
愿君常驻青春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licate beauty”或“soft and tender”,但是这些表达并没有完全涵盖“娇皮嫩肉”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对美的定义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通过对“娇皮嫩肉”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外表的描述,更是对内心力量与美丽的思考。在语言学中,掌握成语的使用使得表达更加生动,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汉语的文化背景。
可怜这朝奉是花月丛中长大的,近年有了几茎胡子,主人才差他出来押船,娇皮嫩肉,何曾见过这样官刑。
《醒世恒言》卷二十:“这孩子娇皮嫩肉,哪里吃过这样的苦?”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娇皮嫩肉,不似久经风霜之人。”
《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他那娇皮嫩肉的,哪里禁得起这样的风霜?”
《金瓶梅》第二十回:“你看他那娇皮嫩肉的样子,哪里像是吃过苦的?”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宝玉笑道:‘你这娇皮嫩肉的,哪里受得了这个?’”
你这~怎么能经得这样的折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