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2:21
成语“娓娓可听”由“娓娓”和“可听”两部分组成。“娓娓”意指说话流畅、细致、动听,形容叙述或讲述的方式。而“可听”则表示值得倾听、听起来愉悦。整体而言,成语“娓娓可听”用来形容言辞流畅、优美,令人愿意倾听的状态。
“娓娓可听”出自《红楼梦》的第四十一回,原文是“这几句话,娓娓可听。”《红楼梦》是**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赋予了这个成语丰富的文学背景。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被高度重视。“娓娓可听”不仅仅是对语言技巧的赞美,也是对说话者思想深度和情感表达的认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表达仍然适用,尤其是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中,具备娓娓可听的表达能力能够增强自我表达的效果。
“娓娓可听”往往让我联想到温暖的故事和动人的演讲,带给我一种愉悦和欣赏的感受。它不仅传达了语言的美感,也映射出沟通的力量,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听朋友讲述她的旅行经历,她娓娓可听的叙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她所经历的所有细节与情感。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表达能力不仅能够传递信息,更能传递情感。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娓娓可听声,
轻声细语诉幽情。
星空下共话长夜,
此生愿与君共行。
在英语中,可以用“captivating”或“engag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的是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在不同文化中,流畅而动听的语言同样受到喜爱,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沟通的向往。
“娓娓可听”作为一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们在交流中注重语言的优美与情感的传达。在学*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效果。
兰哥并不学赶墟恶套,唱那秽语俚歌,款款的念出《关雎》三章,虽系自来之腔,却长短疾徐,自有节奏,娓娓可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我听他说得娓娓可听,不觉心中大乐。”
《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听得娓娓可听,不觉心中大快。”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听了,娓娓可听,心中大悦。”
《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听得娓娓可听,不觉心中大喜。”
《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公以娓娓可听,遂使听者忘倦。”
说来似属~,一经明眼人瞧着,早已知他饰辞欺人,欲盖弥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