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51:59
“娇生惯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过于娇宠而习惯于享受优越的生活。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从小受到过度的宠爱和呵护,以至于在生活中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娇生惯养”最早见于《红楼梦》中,书中描写了贾府的小姐们因家庭的富裕而受到过度的宠爱,导致性格娇贵、懦弱。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大家庭中对女儿的宠爱和培养方式,也揭示了这种教育方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娇生惯养”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和对子女的宠爱往往被视为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度的宠爱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和懦弱。因此,现代社会提倡更为平衡的教育方式,强调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娇生惯养”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贬义,联想到的情感包括叹息和无奈。它引发了对教育方式的反思,提醒我们在宠爱与培养之间寻找平衡。
在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就是一个典型的“娇生惯养”的例子。她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父母对她几乎是无条件的宠爱。长大后,她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总是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应对能力。这让我意识到,适度的挑战和责任感是培养独立性的重要因素。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娇生惯养如花朵,
风来雨打不堪折。
艰难磨砺方显志,
独立自强才是歌。
在英语中,“spoiled”或“pampered”可以作为“娇生惯养”的对应表达。这些词汇同样强调由于过度的宠爱而导致的依赖性和不成熟的性格。不同文化中对宠爱的看法存在差异,有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强调家庭的责任和教育的平衡。
通过对“娇生惯养”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揭示了个人成长的复杂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观点,增强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宝玉冷笑道:‘原是想他自幼娇生惯养的,何尝受过一日委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这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没离开过父母。”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花魁娘子,自幼娇生惯养,何曾受此等气。”
《聊斋志异·娇娜》:“娇娜者,某大户之女,自幼娇生惯养,不识人间疾苦。”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这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苦。”
《红楼梦》第五回:“贾母素知宝玉娇生惯养,不让他受一点委屈。”
她从小~,什么事也不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