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2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3:59
成语“痛心伤臆”由“痛心”和“伤臆”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心里非常痛苦,伤害了内心的感情。整体上,它用来形容因某种事情而感到极大的悲痛和失望,通常与个人的情感遭遇、对他人命运的同情或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有关。
“痛心伤臆”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达内心的悲痛和对他人遭遇的深切同情。“痛心”常用于描述因某事而感到的深度悲伤,而“伤臆”则强调了对内心感受的重创。这种结合使得成语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生动。
“痛心伤臆”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的表达往往是比较内敛的,“痛心伤臆”体现了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和内心的悲痛。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面对社会不公、自然灾害等时,依然适用,呼唤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他人命运的关心。
“痛心伤臆”往往引发对于生命脆弱和人性关怀的深思。在表达时,它不仅传达了悲痛,也引发了对生活的反思,提醒人们关注周围人的感受,增强了同理心。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我看到新闻报道,讲述了一场地震导致的人员伤亡,心中感到痛心伤臆。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参与的慈善活动,决定再次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写作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在那片废墟上,幸存者的眼中流露出痛心伤臆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的遭遇而悲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eartbroken”或“deeply saddened”,它们同样传达了对悲惨**的感受。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人类情感的共鸣是相似的。
通过对“痛心伤臆”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情感表达的工具,也是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反应。这种成语的应用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在交流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绪和感受。
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