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2:50
成语“地尽其利”字面意思为“土地的利益被充分利用”,引申含义是指充分发挥某种资源或条件的价值和优势,以达到最佳效果。它强调的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最大化。
“地尽其利”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出处,但其构造上可以看作是古代农业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反映。在古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如何有效利用土地以获取最大利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成语的形成可能与古代的农业文化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地尽其利”可以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某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成功案例;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建议某个项目或计划时,强调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演讲中,用于论证某种政策或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土地被视为财富和生存的基础。成语“地尽其利”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资源管理的重视。现代社会中,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这一成语的意义更加凸显,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地尽其利”让我联想到勤奋与智慧的结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最大的价值。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激励着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求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一种珍惜与感恩的心态。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会考虑如何“地尽其利”。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我会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团队更高效地使用时间和资源,这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成就感。
在一首关于自然和资源的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万物生于地,利在心间藏。
耕耘勤作乐,地尽其利长。
这首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通过努力实现资源最大化的理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ake the most of”,强调充分利用资源。在不同文化中,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对资源利用的重视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地尽其利”的分析,我理解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资源利用的描述,更是一种生活哲学,提醒我们在各个方面都要追求效率与价值。在学*和表达中,这种思维方式帮助我更好地进行逻辑思考和有效沟通。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宋史·食货志》:“地尽其利,民足其用,国强其势。”
《资治通鉴·汉纪》:“地尽其利,民有其生,国无其患。”
《史记·货殖列传》:“地尽其利,民得其食,国用其财。”
《汉书·食货志》:“地尽其利,民务其业,国富民安。”
《管子·牧民》:“地者,政之本也,地尽其利,则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