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3:15
“地无遗利”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土地上没有遗漏的利益”,引申为在某个地方或某个事情上,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和利益,没有任何遗漏。基本含义强调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最大化。
“地无遗利”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地无遗利,天无遗德”。这句话强调了在治理国家和管理资源时,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不能有任何浪费。这一成语体现了古代对资源管理的重视,尤其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土地的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地无遗利”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勤俭节约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资源的敬畏和对经济活动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该成语的价值依然适用,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地无遗利”让我联想到勤奋与智慧的结合,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能力,也反映出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感。这种思维方式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效率和节约。
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的情况。比如在组织活动时,我会想尽办法减少浪费,确保每一项开支都有其必要性,这让我想到了“地无遗利”这个成语,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时刻提醒我高效利用资源。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地无遗利”:
春风化雨润万物,
田间地头显生机。
勤耕细作无遗利,
丰收时节喜盈盈。
在英语中,可以用“make the most of”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充分利用资源的理念。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的价值观是相似的。
对“地无遗利”的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每个人的责任。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思维方式上引导我关注效率与节约的重要性。
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