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3:59
“毫末之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毫毛和末梢一样微小的利益”。它通常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利益或收益,强调某种利益的微小和不值得追求。
该成语的历史背景相对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和道德观念中,常常用以警示人们不要过于贪图小利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物。在古典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见于儒家思想,强调追求更高的道德和价值,而不是琐碎的利益。
“毫末之利”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毫末之利”体现了一种对物质利益的反思,强调追求精神和道德价值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这种思想依然适用,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利益,以长远发展为目标。
“毫末之利”常常让我联想到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为了小利益而迷失方向的情景。它提醒我珍视长远目标,而不是被眼前的琐碎利益所诱惑。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经有一次因为追求一个小项目的利益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客户关系,导致后来的合作机会流失。经历过这次教训后,我更加意识到要关注整体利益,而不是眼前的小利。
在一首小诗中:
追求毫末之利者,
如同浮云随风飘。
长远目标在天边,
愿我不忘初心行。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penny wise, pound foolish”,意指在小事上节省,却在大事上浪费。这说明在不同文化中,追求微小利益而忽视重要事物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毫末之利”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们的表达,也在思维上提醒我们应当关注更重要的事情。在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
《后汉书·崔骃传》:“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节驵会,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以索隐行怪。后世循之,是以五伯迭兴,声明文物,折衷于夫子。夫纰缪于毫末,而失之千里者,其此之谓乎!”
《汉书·食货志下》:“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节驵会,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以索隐行怪。后世循之,是以五伯迭兴,声明文物,折衷于夫子。夫纰缪于毫末,而失之千里者,其此之谓乎!”
《史记·货殖列传》:“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节驵会,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此亦比千乘之家,其大率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以索隐行怪。后世循之,是以五伯迭兴,声明文物,折衷于夫子。夫纰缪于毫末,而失之千里者,其此之谓乎!”
《战国策·齐策一》:“夫以毫末之利,而失天下之望,不可。”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虽有毫末之利,不如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