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2:31
“征名责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征求名义,追究实情”。其基本含义指在某些情况下,重视表面名义的同时,也要关注和追究实际情况。这一成语强调了表象与实质之间的关系,提示人们在处理事务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探讨其真实情况。
“征名责实”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与管理、行政等相关的语境中演变而来的。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组织管理、政治决策等领域,常常会提到重视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因此该成语应运而生。
“征名责实”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中,“征名责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决策者需要兼顾形式与实质,确保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引用,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
“征名责实”让我联想到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表面与实质的矛盾。有时候,报告和数据看似完美,但深入调查后却发现许多问题。这个成语提醒我在工作中要保持警觉,追求真实的成果,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成功。
在我的一次工作经历中,我们的团队被要求提交一个项目报告。在撰写过程中,我提议大家不仅要关注报告的格式和数据的美观,更要“征名责实”,确保每一个数据和结论都有真实的依据,这样才能让报告更加有说服力。
在一首关于追求真理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名义如云彩,浮于天际间,
实情如大地,扎根于心田。
征名责实路,行走不迷惘,
唯有真与实,方可见光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Look beneath the surface”,强调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表面与实质的关系,这种思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通过对“征名责实”的学习,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的重要性。它不仅提醒我关注表面的形式,更要重视实际内容,这对我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和现实意义,使其成为我日常交流中一个重要的参考。
方欲仗兹舟楫,委成股肱,征名责实,取宁多士。
《文选·刘勰〈文心雕龙·征圣〉》:“征名责实,以验其言。”
《后汉书·班彪传》:“征名责实,以察其德。”
《汉书·艺文志》:“征名责实,以考其行。”
《史记·平准书》:“征名责实,以观其成。”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征名责实,不可不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