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3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43:08
“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竹子写满的文字都难以记录,形容事情或罪恶极多,无法一一列举。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所犯的罪行或所做的坏事非常多,以至于无法用文字全部记载。
“罄竹难书”出自《左传》,原文为“罄竹难书,百死而无悔”,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罪行太多,用竹子写都写不完。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于法治与道德的重视有关,强调了人们对恶行的谴责和对良好品德的期盼。
在不同语境下,“罄竹难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罪行、缺点或不当行为,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及演讲中。例如,在讨论某个历史人物的恶行时,可以引用此成语来强调其罪行之多;在日常对话中,朋友间谈论某人时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不良行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罄竹难书”在**文化中体现了对道德沦丧的强烈反感,反映了社会对良好行为的期待。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常用于指责腐败、犯罪或其他不道德行为,强调社会对正义的追求。
“罄竹难书”常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联想到罪恶、道德败坏等负面情绪。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加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促使人们追求公义。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某企业高管的贪污行为,令人震惊。此时我想到了“罄竹难书”,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其罪行的严重性和数量,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的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罄竹难书”:
夜色愁云笼罩心,
往事如烟难以寻。
罪行罄竹难书尽,
只留泪痕伴梦沉。
通过这样的表达,成语不仅传达了情感,还增添了文学的美感。
在英语中,可以用“too numerous to men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某事物数量太多以至于无法一一列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对过多的不良行为的无奈和愤慨。
通过对“罄竹难书”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力量与表达的丰富性。这一成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不良行为的严重性,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关注道德与责任。对我来说,这不仅是语言学的一个方面,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无道,大兴土木,造成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越国公杨玄的手下李密参加瓦岗起义军,取得了领导权,他在讨伐杨广的檄文中称:“即使用尽南山所有竹子制成的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
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