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4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5:01
“按兵不举”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停止军队的进攻”,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不采取行动,等待时机或机会的到来。通常用于形容在某些情况下保持沉默或谨慎,避免轻举妄动。
“按兵不举”源于**历史上的兵法策略,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在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出击,而不是盲目进攻。这一策略强调了耐心和时机的重要性,后来演变成为成语,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文化中,战略思维和耐心被视为重要的美德。特别是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按兵不举的策略有时能够帮助人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同样适用于商业决策、投资策略等领域,强调了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性的重要性。
“按兵不举”常常带来一种冷静、理智的情感联想,令人想到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它反映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时机的把握,给人一种耐心和成熟的感觉。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一次面对一个重要的项目,我的团队选择了按兵不举,观察竞争对手的动向,并在此期间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最终,我们的决策是成功的,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绘: 在一个久旱的村庄,村民们期待着雨水的降临。每个人都在田间忙碌,然而村长选择了按兵不举,他相信即将来临的季节会带来丰沛的雨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果然,天际出现了乌云,雨水终于洒落,村庄重新焕发生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wait and see”,强调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耐心等待。然而,“按兵不举”更加强调策略性和主动性,而“wait and see”则更倾向于消极的观望态度。
通过对“按兵不举”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和工作中,耐心和战略思考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不仅要快速反应,更要善于分析形势,选择最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对于语言表达,这一成语也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使我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我的思维和态度。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曹操按兵不举,欲观袁、曹之势。”
《后汉书·袁绍传》:“绍按兵不举,欲待四方之变。”
《汉书·高帝纪下》:“韩信按兵不举,欲观楚、汉之胜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兵不举,欲观诸侯之变。”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郑,使狐偃告赵衰曰:‘郑人背晋,请按兵不举。’”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坐观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