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5:18
成语“按名责实”由“按名”和“责实”两个部分组成。“按名”意为依据名字或称号,“责实”意为追究实际情况。整体意思是根据一个人的名义或职位,对其实际表现进行评价或追责。它强调了名与实之间的一致性,指责那些名不副实的人。
“按名责实”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蕴含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和责任的重视。在古代,官员的名声和实绩被视为衡量其能力和品德的重要标准。因此,该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和对名实结合的强调。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国文化中,名与实的关系被视为道德和诚信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按名责实”的原则仍然适用。人们越来越关注实际能力和表现,而不仅仅是名义和头衔。
“按名责实”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肃和负责任的。它提醒人们要真实、诚恳,也警示那些只顾外表的人。这个成语可以激励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追求与名声相符的实际表现。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遇到过一个成员,他的名声很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不佳。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按名责实”的重要性,最终我们在评估时决定不单单依据他的名声,而是着重考量实际贡献。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张诚的商人,虽然他的商号声名显赫,但他的产品质量却常常让顾客失望。镇上的人们开始用“按名责实”来形容他的生意,最终张诚意识到,若想长久立足于此,必须真正对得起他的名字。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意指行动比言辞更有说服力。这种说法同样强调了名与实之间的一致性,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诚信和实际表现的重视。
通过对“按名责实”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同时也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提醒我们要真实和负责任。它鼓励我们追求实质性的成就,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名声。
夫求才贵广,孝课贵精。求广在于各举所知,长吏之荐择是也;孝精在于按名责实,宰臣之序进是也。
《明史·职官志》:“按名责实,以清吏治。”
《宋史·选举志》:“按名责实,以示劝惩。”
《晋书·王衍传》:“按名责实, virtus 其可得乎?”
《后汉书·班彪传》:“按名责实,非所以劝也。”
《汉书·艺文志》:“按名责实,考其行事,稽其成败。”
及~,台有评,省有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