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8 05: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09:39
“烟炎张天”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烟雾和火焰弥漫在天空”。它通常用来形容火灾、爆炸等灾难性**造成的浓烟和火焰,也可引申为形势严峻、危险临近的状态。
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对火灾和战争的描述。在古代,战争往往伴随着火焰和浓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烟炎张天”常常用来形容战火纷飞的景象。
“烟炎张天”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烟炎张天”在特定文化背景中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火灾、战争等灾难的恐惧,也警示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关注。在现代社会,面对环境问题和社会动荡,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旧存在,提醒人们关注潜在的危险。
这个成语带给人们一种紧迫感和不安,常常让人联想到灾难、战争等情景,令人感受到无助和焦虑。同时,它也可以唤起人们的警觉,使人在面对危险时更加坚定和勇敢。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大火灾,现场的情景让我深刻体会到“烟炎张天”的含义。浓烟滚滚,火焰冲天,那一刻的恐惧至今难以忘怀。这个成语让我更加关注火灾安全,增强了我的防范意识。
在一首描写战争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烽火连天夜难眠,
烟炎张天泪满襟。
英雄无畏心如铁,
誓保家国赴前程。
这首诗利用“烟炎张天”来突出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于“烟炎张天”的表达可以是“Fire and brimstone”,用来形容烈火和灾难。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表达通常与警示和审判相关,强调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性。
通过对“烟炎张天”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事物状态的描述,更是对人类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环境变化和社会问题,让我在表达时更加注意用词的力量和情感的传达。
《艺文类聚·火部》:“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三》:“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文选·左思·吴都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