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51:14
成语“读不舍手”字面意思是“读书时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形象地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与投入。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书籍或知识的渴望和专注,表现出对学*的执着与热情。
“读不舍手”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意境与*传统文化中对读书的重视密切相关。在古代,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学的重视与对书籍的热爱。
在不同的语境下,“读不舍手”可以广泛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教育和学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成语“读不舍手”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术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阅读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但这个成语依然适用,鼓励人们在数字化时代也能保持对知识的渴求。
“读不舍手”让我联想到那些沉浸在书本世界中的时光,那种忘却时间的专注感令人向往。这种情感反映了知识的魅力和阅读带来的乐趣,激励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学*和探索。
我曾经在暑假期间,迷上了一系列的科幻小说,几乎每天都在阅读,常常到深夜而不自知。这种体验让我深刻理解了“读不舍手”的含义,也让我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书桌上散落着几本厚重的书籍,李明的手指轻轻滑过书页,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他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读不舍手,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他的指尖流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lost in a book”,意思是“迷失在书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阅读的沉浸和热爱。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也存在,展现了人类普遍对知识和学*的追求。
通过对“读不舍手”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仍需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这对个人成长和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
年轻人遇到好书都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