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0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4:09
“百年不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百年之内没有遇到过”,引申义是指极为罕见的事情或现象,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机遇、**或人才等极其难得、不可多得的情况。
“百年不遇”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其构成的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百年”一般代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而“不遇”则强调了事情的罕见性。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一些杰出的人才或特殊的历史**。虽然没有具体的出处,但在古代诸子百家及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述屡见不鲜。
“百年不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成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含义。“百年不遇”不仅反映了对稀有事物的珍视,也体现了人们对机遇的渴望。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一成语更是常用于强调某种独特性和价值。
“百年不遇”这个成语让我感受到一种珍贵和期待的心情。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改变人生的机会、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以及我们生活中那些转折点。使用这个成语时,我常常感到一种庄重和敬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次“百年不遇”的机会:大学时,我有幸参与了一个与著名科学家合作的项目,这个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在与同学分享这个经历时,我用了“百年不遇”来形容这个难得的机会。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用“百年不遇”来写一首小诗:
春风十里不如你,
百年不遇梦中归。
桃花流水共此生,
愿与君携手同行。
在英语中,可以用“once in a lifetim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两个表达都强调了**的稀有性,但“百年不遇”更加强调时间的长度,而“once in a lifetime”则更集中于机会的独特性。
通过对“百年不遇”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描述稀有事物时更加生动有力。在以后的交流中,我会更加自信地运用这一成语,并努力挖掘更多类似的表达。
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红楼梦》第五回:“这等百年不遇的好事,岂能错过?”
《清史稿·灾异志》:“康熙年间,百年不遇之洪水,冲毁城郭。”
《明史·五行志》:“是岁,百年不遇之大旱,民多饥死。”
《宋史·艺文志》:“此书百年不遇,宜珍藏之。”
《汉书·天文志》:“百年不遇之变,天所以示警也。”
松花江万万不会来这么一次~的武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