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8:58
“怀才抱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中怀有才华,手中抱着器物”。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有才华和能力,但未被重用或未能施展其才能。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才的潜力和未被发掘的价值。
“怀才抱器”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为“怀才不遇”,意指一个人有才华但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后来演变成“怀才抱器”,更加强调了人对自己才能和能力的珍视。
“怀才抱器”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怀才抱器的成语反映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未被发现才华的惋惜。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怀才抱器的现象依然普遍。许多人在努力工作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会。
“怀才抱器”往往引发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同时也让人感到挫折和不甘。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发现身边的有才之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施展才华。
在我的生活中,我认识一位朋友,他在编程方面非常有才华,但由于公司内部结构问题,他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我经常鼓励他寻找新的机会,让他的才华得到更好的展示。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怀才抱器”:
心怀壮志志未酬,
怀才抱器在此秋。
待到风起云涌日,
一展鸿图踏九州。
在英语中,类似于“怀才抱器”的表达是“a diamond in the rough”,意指潜在的才能未被发掘的个体。两者都强调了对人才的重视,但文化背景和具体表达略有不同。
通过对“怀才抱器”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个体才能的描述,更是对社会如何识别和利用人才的深思。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他人的才能,鼓励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那些未被重用的人。
夫文章之称,岂为缁徒设耶?讹亦甚矣!有似昔岁,德宗搜访怀才抱器、不求闻达者。
《清史稿·纪昀传》:“昀少颖悟,怀才抱器,为文有奇气。”
《明史·杨慎传》:“慎少有俊才,怀才抱器,文章卓绝。”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少负才气,怀才抱器,以文章名世。”
《晋书·王导传》:“导少有风仪,怀才抱器,为时所重。”
《后汉书·班彪传》:“彪少好学,怀才抱器,与班固、班超并称三班。”
其~沦于下位及高年不仕、德行可称者,所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