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8:35
成语“疏不间亲”字面意思是:关系疏远的,不会影响亲近的关系。它的基本含义是: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时,就不会有亲密的联系和干扰。这一成语强调了亲密关系的维护和疏远关系的界限。
“疏不间亲”出自《左传》,原文为“亲不间疏”,意思是亲密的关系不会被疏远的关系所干扰。其历史背景表明了古人对家族、亲戚之间关系的重视,强调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家庭关系或亲情的主题;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或阐述人际交往的界限;在演讲中,常用于讨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维护。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情被视为社会的基石。成语“疏不间亲”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强调了维护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虽然人际关系更加多元,但这一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亲情的纯粹和和谐。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家庭聚会的温暖氛围,亲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支持。它提醒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忽视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保持亲密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与朋友因工作而疏远的情况,但最终我们通过一次聚会重新建立了联系。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疏不间亲”的道理,保持联系是多么重要。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描绘疏远与亲近的关系:
繁华背后疏远影,
亲情依旧暖心间。
岁月流转情不减,
疏不间亲共此生。
在英语中,与“疏不间亲”相似的表达可能是“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对亲情的重视程度各有不同,但这一核心思想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共通的。
通过对成语“疏不间亲”的学*,我体会到了亲情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与亲友的联系,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亲密与界限的平衡。
夫然,则不下倍(背叛)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年》:“疏不间亲,卑不逾尊。”
《后汉书·杨震传》:“疏不间亲,义不逾节。”
《汉书·刘向传》:“疏不间亲,卑不逾尊。”
《史记·管晏列传》:“疏不间亲,新不间旧。”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疏不间亲,远不间近。”
战国时期,魏文侯想选拔合适的相国,召占卜师李克进宫听取是选翟黄还是选魏成子,请他为他占卜并请他提意见。李克看出其中的用意,就避而不谈说:“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间亲。我一个外人不好去评论此事。”
~,还是莫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