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1:57
“勤劳勇敢”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勤劳”和“勇敢”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工作,并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勇气和胆量。基本含义是指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努力工作和勇于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勤劳勇敢”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民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虽然具体的历史出处不详,但它与传统文化中重视劳动和勇气的价值观密切相关,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勤劳勇敢”常常出现在各种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华文化中,勤劳和勇敢被视为美德,反映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困难的挑战。现代社会中,面对竞争和压力,勤劳勇敢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
“勤劳勇敢”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勇于追求目标。这种情感也反映了对努力和勇气的认同,使得人们在生活中更加珍视自己的付出和坚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感到极大的压力,但我鼓励自己要勤劳勇敢,努力复*,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勤劳与勇气的力量。
在一首关于奋斗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艰辛路上步履坚,
勤劳勇敢心不变。
风雨兼程迎朝阳,
拼搏奋斗永向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ard work and courage”或者“diligence and bravery”。虽然这些表达没有直接的成语形式,但在强调努力和勇气时用法相似。
通过对“勤劳勇敢”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描述,也是对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倡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情感和价值观,增强人际沟通的效果。
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元年》:“勤劳勇敢,以济时艰。”
《后汉书·班超传》:“勤劳勇敢,不避艰险。”
《汉书·王莽传上》:“勤劳勇敢,以成大业。”
《史记·淮阴侯列传》:“勤劳勇敢,天下莫能当。”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勤劳以事君,勇敢以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