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1:54
成语“勤则不匮”的字面意思是“勤奋就不会匮乏”。它强调了勤劳工作的重要性,表明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所需的资源和成果。这一成语反映了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密切关系。
“勤则不匮”出自《周易·系辞下》。在这部经典中,强调了通过努力和勤奋,能够避免贫困和不足的境地。其历史背景是对古代社会对勤劳的崇尚,反映了儒家思想中提倡的勤俭节约、努力工作的价值观。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被视为美德,许多古代经典都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勤则不匮”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劳动价值的认可。现代社会依然延续这一思想,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工作和努力成为成功的重要因素。
“勤则不匮”让我联想到奋斗和拼搏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这个成语激励我保持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它也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提醒我珍惜每一个奋斗的机会。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会用“勤则不匮”来激励自己。例如,在备考期间,我会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自我激励让我在艰难的学过程中保持了动力。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描绘一个小村庄的年轻人,面对生活的困境,他坚定地相信“勤则不匮”。通过努力耕作和不断学*,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带领村庄走向繁荣。这个故事可以传达勤奋和希望的主题。
在英语中,有类似“Hard work pays off”的表达,强调努力工作会带来回报。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形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劳动和努力的重要性。
通过对“勤则不匮”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勤奋不仅是个人成功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传达努力和奋斗的重要性,鼓励自己和他人不断追求进步。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淮南子·主术训》:“勤则不匮,逸则忘劳。”
《吕氏春秋·博志》:“勤则不匮,惰则无成。”
《韩非子·难二》:“勤则不匮,怠则亡功。”
《荀子·劝学》:“勤则不匮,逸则忘劳。”
《左传·宣公十五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到底自己的“为政在勤、~”的训旨见了成效。关于“勤”字之义,看来朕不仅讲透了,而且大臣也能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