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41:42
成语“舍生忘死”的字面意思是“舍弃生命,忘记死亡”。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为了追求某种理想、信念或目标而不顾自己的生死,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与无畏精神。
“舍生忘死”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在这部历史文献中,描述了一些为了国家和理想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壮士。这个成语深刻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忠义的追求,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舍生忘死”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舍生忘死的精神常常与忠诚、勇气和义气相联系。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重大挑战和危机时,它激励人们努力拼搏、勇于追求理想。
“舍生忘死”常给人以强烈的激励和感动,联想到那些为了信念而奋斗的英雄事迹。在表达时,这个成语能传递出一种无畏和崇高的情感,使人感到震撼与敬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深受感动。他常常加班加点,为学生的未来不顾个人的疲惫,真可谓舍生忘死地投入工作。
在一首诗中:
在风雨中矗立,
心似钢铁无惧。
舍生忘死追梦路,
义无反顾向前行。
这段诗句运用了“舍生忘死”来表现追求梦想的坚定决心。
在英语中,与“舍生忘死”相似的表达可以是“to risk life and limb”,它也传达了为理想而不惜生命的精神。不同文化中,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
通过对“舍生忘死”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不论是在历史、文学还是现实生活中,追求理想的勇气是值得尊重和学*的。
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绎州龙门大黄庄农民薛仁贵自幼喜欢武术,20岁时学成十八般武艺。他一心想投军报国,父母鼓励他为国要舍死忘生。他对父母说:“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众将奉元帅之命,~,攻击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