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22:52
“善甲厉兵”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善于运用铠甲和武器”,引申义为善于准备和应对战斗或挑战。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和决心。
“善甲厉兵”出自《左传》,其背景与古代军事有关。在古代,铠甲和武器是士兵的基本装备,善于使用这些装备意味着能在战斗中占据优势。这个成语强调了准备和应对的能力,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对兵器使用的重视。
“善甲厉兵”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战争和军事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善甲厉兵体现了对准备和应对挑战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同样适用于各种领域,如商业、教育和个人发展,强调了计划和准备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它让我联想到勇敢和果敢的精神,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有计划性,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用“善甲厉兵”来激励自己。例如,在准备一项重要的报告时,我会提前做好功课,整理资料,以确保能在演讲时自信满满。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之前,勇士们在山谷中集结。他们善甲厉兵,铠甲闪闪,武器齐全,誓言要为自己的家园而战。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斗志,准备迎接挑战。”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be well-prepar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对未来挑战的准备。不同文化中对准备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普遍认同准备的重要性。
通过对“善甲厉兵”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这种准备和应对挑战的精神在我的生活和学*中非常重要,提醒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的困难和挑战。
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愁居慑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善甲厉兵,以备匈奴。”
《汉书·韩信传》:“韩信善甲厉兵,以备楚。”
《战国策·齐策一》:“齐侯善甲厉兵,以备燕。”
《史记·晋世家》:“文公善甲厉兵,以备不虞。”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善甲厉兵,以伐郑。”
特正分部众为二垒,自居东营,令弟流居西营,~,设伏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