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45:58
成语“匡时济俗”由“匡”、“时”、“济”、“俗”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匡正时代,济助风俗。其基本含义是指纠正社会风气,帮助改善社会风俗,强调在逆境中为社会和时代出力,倡导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匡时济俗”一词源自古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的思考,反映了士人的理想追求。它的具体出处可能不是特别明确,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儒家思想中“为政以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士人应当以道德和才能来影响和改善社会。
该成语适用于多个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士人有“匡时济俗”的责任,体现了儒家强调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社会中,尽管环境变化,仍有许多志愿者和社会活动家秉持这一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推动社会进步。
“匡时济俗”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仍选择为他人奉献的人。他们的行为传递着希望和温暖,激励着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他人,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我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期间,我深刻感受到“匡时济俗”的重要性。我们组织了清理环境的活动,尽管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汇聚在一起便能产生巨大的改变,改善了社区的风貌。
在一首诗中:
岁月匆匆难再寻,
匡时济俗共此生。
春风化雨润心田,
一片赤诚暖人心。
这首诗通过“匡时济俗”传达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改善社会的信念。
在英语中,“to better society”或“to serve the community”可以与“匡时济俗”相对应,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虽然表意相似,但在不同文化中,这种责任感的来源和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学*“匡时济俗”,我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是对古代士人理想的传承,也在现代社会中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它提醒我,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关注他人,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