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5:26
“破铜烂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破旧的铜器和烂掉的铁器,形象地描述了价值低、质量差的物品。引申义上,它常用来形容一些没有价值或毫无用处的东西,也可以指一些无聊、琐碎的事情。
“破铜烂铁”这个成语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社会对金属的重视有关。铜和铁在古代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工具和武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破旧的铜器和铁器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象征着无用的东西。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一些不值得重视的事物。
“破铜烂铁”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破铜烂铁”不仅可以用来形容物品的价值低,还可以反映出社会对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态度。例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人们常常对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感到厌倦,因而会用“破铜烂铁”来形容那些被遗弃的旧物。
“破铜烂铁”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上常与无用、陈旧、落后等概念相联系。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更加关注事物的价值和实用性。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朋友,他对旧物品的处理态度非常极端,常常把一些他觉得不再有用的东西称为“破铜烂铁”。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让我反思,是否应该更重视物品的价值,甚至是情感上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实用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融入“破铜烂铁”:
岁月如歌,旧梦难留,
破铜烂铁,心中无忧。
只愿此生,珍惜每分,
不让光阴,随风而走。
这段诗句用“破铜烂铁”来象征那些被遗忘的往事,强调珍惜当下的生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ld junk”或“worthless things”,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在语境上都传达了相似的意思。这显示出不同文化中对物品价值的看法。
通过对“破铜烂铁”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价值,还促使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精准和生动。我认为,成语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帮助我们更好地传递思想和情感。
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之。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那破铜烂铁,也值什么?”
《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这些破铜烂铁,也值什么?”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破铜烂铁,也值什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八回:“这等破铜烂铁,也当一件东西来买。”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那破铜烂铁,也值什么?”
清朝时期,皇帝南巡,杭大宗前去迎驾被召见。皇帝问他靠什么生活?他说自己开旧货摊。皇帝问怎样开旧货摊?他回答是收一些破铜烂铁然后去卖掉。皇帝大笑,就亲笔书写“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大字赐给他作招牌
票子花够一河滩,啥也没置买个啥,就收了那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