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5:21
“破釜焚舟”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打破锅,焚烧船只”。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下定决心,破釜沉舟,决不回头,决心拼搏到底。这个成语传达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成语“破釜焚舟”源于*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年,项羽率领的楚军在垓下与刘邦的汉军交战,面对敌军强大的压力,项羽决定采取极端的措施以激励士气。他下令破坏锅具和焚烧船只,表示无路可退,只有全力以赴。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项羽的勇气,还强调了决心和斗志的重要性。
“破釜焚舟”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在**文化中,“破釜焚舟”体现了勇敢和决心的价值观,激励人们在面临挑战时不屈服。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和创业过程中,强调了全力以赴的重要性。
“破釜焚舟”给人的情感反应是鼓舞和振奋,联想到了英雄主义和奋斗精神。这个成语的使用能够激发人们的勇气和决心,让人感受到奋斗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重要的比赛,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赢得比赛,我告诉自己要“破釜焚舟”,不怕失败,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这种心态帮助我在比赛中发挥了最好水平。
在一首小诗中:
破釜焚舟勇往前,
无畏风浪共团圆。
心中梦想如星辉,
拼搏一生不回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burn the boats”,意指破釜焚舟,强调不留后路,决心全力以赴。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这种激励人心的决心在多种文化中普遍存在。
“破釜焚舟”不仅是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应具备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陈述更加生动有力。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宋史·岳飞传》:“飞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乃下令,‘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敢后者斩!’士皆感奋,破釜焚舟,以示必死。”
《晋书·王濬传》:“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后汉书·袁绍传》:“绍军既败,或谓绍曰:‘今不破釜焚舟,何以示决?’”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激起英雄,~,转败成功,试看他年烈烈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