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4:24
“笃志爱古”是一个成语,由“笃志”、“爱”和“古”三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坚定的志向,热爱古代文化”。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对古代文化和传统有着深厚的热爱与执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成语“笃志爱古”的具体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历史上对于古代文化的崇敬和追求。在古代文人中,常常有对古典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推崇,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强调尊重传统和继承智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笃志爱古的思想代表了对历史的重视,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强调对先贤的学和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迅速发展,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依然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文化复兴的背景下。
“笃志爱古”带给我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仿佛可以在古老的典籍中找到智慧和力量。这种情感也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让我在面对现代生活的喧嚣时,能够保持一份对传统的尊重与思考。
在学*古代文学时,我常常感受到“笃志爱古”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古诗词,我不仅了解了古人的思想感情,也反思了现代生活的价值观。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珍视传统文化,并试图在生活中融入古典的智慧。
我尝试将“笃志爱古”融入一首小诗:
古卷轻翻思绪飞,
笃志爱古心常随。
墨香犹在千年地,
传统文化共长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ppreciation of tradition”,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热爱。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的渴望是相通的。
通过对“笃志爱古”的学,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文化认同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会继续保持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探索。
十六通《杜氏春秋》,下帷读书,笃志爱古。
《晋书·儒林传序》:“自永嘉之乱,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
《后汉书·郑玄传》:“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