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1:22
“截鹤续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截住鹤,续上鸭”。该成语比喻不恰当地补救或修补,特别是对不合适的事情进行强行的修改或连接,最终导致事物的失衡或不协调。
“截鹤续凫”出自《荀子·修身》,原文为:“人之生,犹截鹤续凫,非所宜也。”在这段话中,荀子以鹤和鸭的不同特性来比喻人们在生活中不应勉强地进行不合适的拼接或修补。鹤是一种高洁的鸟,而鸭则相对普通,二者并不相融,因此这一成语警示人们不要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截鹤续凫”在**文化中反映了对事物本质的尊重和对不恰当行为的警惕。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中,许多人面临着“急于求成”的诱惑,往往选择“截鹤续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事物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
这个成语常常带给人一种不安和警惕的情感。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拼凑来解决。它也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有时面对困难选择的应对策略,是否应该更加审慎。
在工作中,我曾经遇到一个项目需要临时修改,但由于时间紧迫,我尝试了“截鹤续凫”的做法,结果导致了更复杂的问题,让整个团队陷入困境。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该成语的警示意义。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我写了一首小诗:
秋风起,叶纷飞,
截鹤续凫,奈何为?
不如随风任自去,
自然成就好时机。
这首诗试图表达自然的流动与和谐,反对不必要的强求和拼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ting corners”,意为为了节省时间或金钱而采取不当的捷径。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不当修补行为的类似看法,强调了结果和过程的关系。
通过对“截鹤续凫”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一个部分,更是对生活中行为方式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不仅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还要关注事物的整体性和内在逻辑。这种思维方式在沟通和决策中都非常重要。
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整齐过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