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1:21
“截铁斩钉”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铁器将钉子截断,比喻做事果断、坚决,毫不犹豫。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做事非常果断,决策清晰,给人一种强烈的信心和力量。
“截铁斩钉”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汉字文化中对坚硬、果断的象征意义的延续。成语中的“截铁”与“斩钉”都暗示了力量和决绝,常常被用于形容做事时的态度与方式。
在不同的语境中,“截铁斩钉”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截铁斩钉”在**文化中常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尤其是在商业、政治等领域的决策中。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要求人们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因此这一成语在职场和生活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截铁斩钉”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坚定、果敢的情感反应,容易联想到领导风范、强者形象。这种果断的态度常常被人们崇尚,激励他人追求决策的果断与执行的效率。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面临一个重大的职业选择,当时我拒绝了一个不太满意的工作机会,选择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决定是截铁斩钉的,虽然当时有些犹豫,但最终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并在之后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某个故事中,描述一位英雄在战斗中面对敌军时,毫不犹豫地举起剑,喝道:“今天就要截铁斩钉,决不能让敌人有丝毫逃脱的机会!”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英雄的果敢,也激励了身边的战士们。
在英语中,“decisive”可以用来表示果断的态度,尽管并没有直接对应“截铁斩钉”的成语,但在表达决策果断性时,类似的用法和语境是存在的。
通过对“截铁斩钉”的学,我认识到果断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面对决策时,能够更加坚定和自信。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增强自我信心的作用,使我更加注重言语中的果断与清晰。
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玉听了,截铁斩钉地说:‘我一定要去。’”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治军,截铁斩钉,纪律严明。”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用兵,截铁斩钉,屡建奇功。”
《宋史·岳飞传》:“飞临阵,截铁斩钉,敌莫能当。”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操持兵截铁斩钉,所向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