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59:22
成语“谨毛失貌”的字面意思是谨慎地处理毛细的事情,然而却失去了整体的外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整体效果的失败。
该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是从古代文人所写的散文或诗词中提炼出来的道理。在古代文学中,经常有提到过于关注细节导致忽视全局的现象。这样的情景也被许多文人所警醒,形成了对细节与整体关系的思考。
“谨毛失貌”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整体与细节的关系常常被用来讨论成功与失败。古代哲学家如老子、孔子等都强调了对全局把握的重要性。“谨毛失貌”也提醒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能被细节迷了眼,要时刻关注大局。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在工作中常见的局面:许多人为了追求完美而忽略了整体目标,最终导致团队的失利。这种情况让我感到无奈和沮丧,也激发了我对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的思考。
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团队成员为了将每个细节做到完美,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结果项目的进度一再延误。最终,我们意识到过于“谨毛失貌”使我们偏离了最初的目标,团队也因此进行了反思,开始重视整体规划。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谨毛失貌”:
细致如丝的手法,
却失了画中神韵,
何必刻意追求,
忘却了整体的美。
在英文中,有类似的表达如“miss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同样指因为过于关注细节而忽视了整体的情况。这种现象在不同文化中都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在处理事务时的共同心理。
通过对“谨毛失貌”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生活中,注重整体与细节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过度专注于某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偏差,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在今后的学*和工作中,我会努力保持这种平衡,更加关注整体目标的实现。
画者谨毛而失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