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38:40
成语“深奸巨猾”由四个字组成:“深”、“奸”、“巨”、“猾”。其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非常阴险狡诈,心机极深,手段高明,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思复杂、手法高明的坏人。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含义,强调其奸诈和阴险的特质。
“深奸巨猾”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其中描述了李斯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的深厚的阴险之计。李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常常采取一些狡诈的手段,因此该成语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权谋上具有极高技巧与阴险狡诈的人物。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阴险与狡诈往往被视为道德上的缺陷,因此“深奸巨猾”这一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常用于警示与批评。这种负面特质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尤其在商业竞争和政治斗争中,依然能感受到这种深层次的心理斗争。
提到“深奸巨猾”,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背叛、阴谋和不信任的情感。这种联想使得在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时,使用该成语能更加深刻地传达出内心的愤懑与警惕。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表面上与大家相处融洽,实则在背后进行小动作,试图削弱别人的工作表现。对他的观察让我想起了“深奸巨猾”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职场中要保持警惕,谨防此类人。
在夜色笼罩的城市中,有一位深奸巨猾的商人,操控着无数的交易。他的每一步都像是在下棋,棋盘上尽是他设下的陷阱,让人难以逃脱。人们在他的阴影下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触碰到那禁忌的边缘。
在英语中,与“深奸巨猾”相对应的表达可能是“cunning and sly”,同样强调阴险和狡诈的特性。在不同文化中,阴险狡诈的人物总是容易引起他人的警惕和不满,反映出人类对道德与信任的普遍期待。
通过对“深奸巨猾”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描述阴险人物的工具,更是对人际关系中信任与背叛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准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增强了沟通的深度与表达的力度。
《宋史·奸臣传》:“蔡京深奸巨猾,祸国殃民。”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深奸巨猾,天下皆知。”
《后汉书·袁绍传》:“绍深奸巨猾,不可与谋。”
《汉书·王莽传》:“莽深奸巨猾,以诈伪得天下。”
《史记·高祖本纪》:“陈豨深奸巨猾,不可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