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6:33
成语“目擩耳染”是由“目”和“耳”组成,字面意思为“眼睛受到污染,耳朵受到影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思想、观念或品味等受到耳闻目睹的事物的熏陶而产生变化。通常带有消极的意味,强调这种影响可能是不良的或不理想的。
“目擩耳染”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然则目擩耳染,岂不宜乎?”这是在讨论人们在外界环境中受到影响的情况。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于修身齐家的重视,强调个人修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文学作品:在小说、散文中,常用来描述人物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例如,一个人由于长期接触不良*惯的朋友,最终也变得不再追求进步。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的闲聊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注意身边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例如:“你总和那些消极的人在一起,难免会目擩耳染,还是要多接触一些积极向上的人。”
演讲:在演讲中可以用来警示听众,强调选择环境和社交圈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应当警惕目擩耳染的影响,选择积极的环境和朋友。”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修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被普遍重视。目擩耳染的成语提醒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自我意识,选择良好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目擩耳染的现象在网络时代愈发明显,强调了信息过滤和选择的重要性。
“目擩耳染”让我联想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常常令人感到无奈与焦虑。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和抵御能力。这也提醒我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尽量选择积极向上的人和事物。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目擩耳染的情况。曾经我与一些朋友一起工作,他们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让我也变得不那么积极。意识到这一点后,我选择改变社交圈,加入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读书会,从而激发了我的学*热情和生活动力。
在一首描述生活变化的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目擩耳染何所惧,
心中明月照清途。
朋友千里共此时,
选择良缘逐梦书。
在英语中,“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强调周围人的影响。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都是警示人们选择良好的社交圈和环境。
通过对成语“目擩耳染”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关注所接触的信息和文化,从而塑造一个更积极、健康的自我。
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明史·文苑传二·杨慎》:“目擩耳染,颇能诗文。”
《清史稿·文苑传三·吴敬梓》:“家贫,目擩耳染,遂以文章自娱。”
《聊斋志异·卷十·胭脂》:“生平目擩耳染,皆此类也。”
《宋史·范祖禹传》:“目擩耳染,不能自脱。”